53年天安门城楼上,罗瑞卿“紧盯”孙毅,得知真相后孙毅一身冷汗

发布日期:2024-08-25 19:44    点击次数:59

前言

1955年我国实现军衔制,军委原本准备授予孙毅上将军衔,孙毅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想到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冷静下来之后,孙毅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只有从劳之苦而乏建树之功,在评衔时要宁低勿高,授我少将军衔足矣。”

他还深有感触的说道:“我能活下来就比已死去的无数战友占了很大的便宜,因此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

在当时决定实现军衔制时,在一些同志的眼中,这就是如同座次排位一样,很多人都想自己在前,毛主席还曾调侃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衔时。”

因此,当毛主席收到孙毅的来信后,他深感欣慰,在毛主席的拍板之下,孙毅最后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四条腿”与“两条腿”

1920年10月,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孙毅高小没毕业就辍学回到了家里,当他看到家里破败不堪的时候,孙毅的心里萌生了改变现状的想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孙毅毅然告别家里,离开了家乡,去外面准备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

孙毅原名叫孙俊华,离开家乡之后,他给自己改了一个新的名字,“杀敌为果,致国为毅”,就是他名字的由来。

刚出来之后的孙毅在旧军队混了四五年,在这里他认识了对他一生有重要影响的人,此人名叫赵博生,是26路军参谋长。

1931年12月14日,孙毅在赵博生的影响之下参加了红军,入了党。后来,孙毅在红军学校担任训练部和俱乐部主任。

每逢重大节日,学校都会举行文艺表演。有一次,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为即将举行的文艺汇演,特意编了一个新的话剧《活捉敌师长》。

在剧本中,敌师长陈时骥蓄着小胡子,赵品三在选择演员时挑中了孙毅,第一次演出时孙毅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演出非常成功。

结束表演之后,赵品三找到了孙毅,对他说道:“你千万不要剃掉小胡子,下次演节目的时候还要找你的。”

孙毅听从赵品三的话一直留着胡子,时间一长,他慢慢适应了有胡子的样子。

其实严格的军旅中是不允许留胡子的,在我军的开国将帅中,被破例准许留胡子的人并不多,孙毅便是其中之一。

孙毅具有不息的斗志,可能也与他蓄起的胡子有关,人们都说但凡留有胡须的人都有极强的个性。

一次,孙毅在路上遇上了策马而至的朱德总司令和军委参谋长刘伯承,便立刻停步在两人面前立正敬礼。

两人下马后看到孙毅留着胡子,朱德立刻问道:“军队不允许留胡子,你不知道吗?你为啥留着胡子?”

面对朱德严肃的语气,孙毅镇定自若地回答道:“人遇到危险的时候,身上的油跑了,肉掉了,但是这胡子不会跑。这胡子的义气,像人的精气神,剃不得。”

朱德听闻此言,面上的严肃立刻消失不见了,他笑着对孙毅说道:“好好好,这胡子你可要留好了,以后别人要是对你留胡子有意见,你就和他们说是我朱德和毛泽东破例允许你留的。”

这件事情后来传到了军营中,“孙胡子”的名号也就传开了,此后,孙毅的胡子也伴随了他一生。

1934年秋,中央苏区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张经武师长奉命前往军委总部开会,商量红军转移的事情。

不久之后,从军委总部开完会回到师部的张经武着急的来找当时时任参谋长的孙毅,向他传达军委总部的会议精神。

孙毅看他行色匆匆的来找自己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立刻着急的询问,张经武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孙毅的心里着急了起来。

随后,张经武面带难色地对他说道:“老孙啊,我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你可千万别生气啊。”

孙毅看张经武一脸的局促,心里更加不安,孙毅知道此前张经武是去参加中央军委总部召开的会议,一回来就急匆匆的找自己,还带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孙毅越想越慌,生怕红军转移的事情出现什么差错,又看张经武说完那句话之后也不再开口,于是,孙毅催促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赶紧说吧。”

张经武一副不放心的样子接着说道:“那先说好了,你可千万不能生气,你保证!”孙毅早已等得不耐烦,于是,敷衍道:“行,你放心,我保证不生气,你说吧。”

张经武得到保证之后,才将在军委总部会议上发生的事情一句一句讲给了孙毅听。听完,孙毅才得知原来这个不好的消息是与自己有关,和红军转移没有关系,随即也放下心来。

原来,在军委总部的会议上,大家就红军转移问题进行了讨论,当时,总部在研究给领导干部配备乘骑的时候,“洋太上黄”李德以孙毅是从白军起义过来为由,拿起铅笔将孙毅名下的马勾掉了,取消了孙毅骑马的资格。

直爽的孙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生气,他笑着对张经武说道:“他不让我有‘四条腿’,我自己还有‘两条腿’嘛!没事的,不用担心,你放心好了,我是不会掉队的!”

就这样,虽然孙毅没有马,但他还是凭借着自己坚定的意志,随着队伍,一起走完了长征路。

长征开始之后,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的情况十分惨烈,部队随着人员的变化,不断地改换编制。

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毅由原来军委教导师参谋长降为团参谋长,后来又由团参谋长降为科长,最后一直降为参谋。

虽然职务上一降再降,但是孙毅对此毫无怨言。他始终相信党,相信组织。孙毅对于组织,对于党的信任一直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从红军长征到建国后,这一想法一直都未曾改变。

“孙毅”与“孙毅”

1949年5月下旬,罗瑞卿收到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来电,在电话中周恩来向罗瑞卿传达了中央的命令,要他到中共中央军委公安部担任部长。

罗瑞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部长,他一直将保卫国家领导人安全放在第一位,任何危害到他们安全问题的人或事都会受到罗瑞卿的重点注意。

孙毅也曾因“一件事情”一度受到罗瑞卿的关注,被罗瑞卿列入了“危险分子”的名单中。

195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为了庆祝五一,首都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几十万人的庆祝活动。

孙毅的老战友肖克、杨成武、王平、吕正操等人持着红色观礼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孙毅因拿的是粉红色观礼证被请到了东侧观礼台。

东侧观礼台是一个十分好的位置上,不仅能够看到游行队伍全貌,而且距离毛主席所在的楼上的距离也是非常近。

上午10点钟一到,毛主席和中央各位领导人便按时登上了城楼,与台下的民众一起纪念这伟大的一刻。

毛主席一行人登上城楼之后,按照惯例毛主席首先发言,在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发言中,很快就将台下民众的情绪点燃了。

台下不时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站在东侧台上的孙毅也和台下的观众一样,热烈的鼓掌欢呼,孙毅十分佩服毛主席,如今能够近距离看到毛主席,不由向台上多看了几眼。

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举着标语,喊着口号,整齐地从天安门城楼前经过,这场游行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才结束。

在这期间,孙毅曾几次抬头去看毛主席,刚开始还没注意,直到后几次孙毅才看到了一点端倪。

每次自己抬头看向主席的时候,毛主席身边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都死死地盯着自己不动,好像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眼神都没有看向过别人。

突然意识到这一点的孙毅立刻紧张了起来,他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何会让罗瑞卿“盯”上自己。

越想这件事情孙毅的心里就越觉得这件事情有点反常,当时,由于在天安门东侧,下面有那么多的人,孙毅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只好在心里一遍一遍对自己说这只是公安部长的职责罢了。

孙毅这样安慰了自己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心里暗示并没有劝动自己,他还是会一直想这件事情,于是,整个游行过程孙毅只在前面的时间里沉浸在“五一”的欢乐之中。

三个小时的游行结束之后,孙毅都没能想明白罗瑞卿的反常原因。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后,孙毅才在偶然之间得知了那天罗瑞卿反常的举动,这个原因也让孙毅大吃一惊,出了一身冷汗。

那天,孙毅在翻阅卷宗时偶然看到了一份总政保卫部印发的《保卫工作通讯》。在《保卫工作通讯》上有一篇短文,这篇短文中披露了香港一个署名“孙毅”的人。

原来,这个“孙毅”之前曾给台湾国民党特务机关发过密电,向他们报告了我军军情,传递了我方情报。

看完这份文件之后,孙毅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不由想起了之前“五一”国际劳动节上罗瑞卿的反常举动。

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那天罗瑞卿为何死死盯着自己,在紧张之余,孙毅也为找到这件事情的原因而感到一丝欣慰。

孙毅冷静下来后,开始思考香港的“孙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那个“孙毅”是与自己用名呢,还是有人故意以假乱真,制造混乱。

既然有这样一桩大事发生,自己一定会成为重点怀疑对象,组织上也会找人和自己谈话,但是,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并没有什么人来找自己,是不是这一情况也说明了组织上十分信任自己,并不相信这件事情是自己做的。

事实上,这件悬案孙毅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一直将这件事情深埋在自己的心底。

直到40年后,1993年,孙毅要写传记,为了了解真实的情况,负责孙毅传记的记者请孙毅详细地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孙毅才将这件深埋在自己心里的事情说了出来。

当时孙毅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坦然、从容的说道:

“那个时候,有那么一个重大情节,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他做得对,做得好,无可挑剔;而我自己对此事有一个基本的态度,那就是相信党、相信群众,一辈子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孙毅一生都将党,将人民放在第一位。他曾说过:

“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名利,要多想国家、人民的大事。”

老骥出枥,志在万里

孙毅将军从不追求名利地位和享受,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当年,宁都起义时,他和董振堂同军。

后来,在长征途中部队即将到达陕北的时候,他们率部与敌人进行了一场恶战,在这场战争中,董振堂和很多将士都牺牲了,孙毅成为了少数的幸存者之一。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孙毅得知自己要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思及故去的战友,孙毅认为自己并无建树,不足以胜任上将。

于是,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自己想要少将军衔,毛主席收到信后,十分欣慰,不久之后,毛主席亲自拍板授其中将军衔。

1978年孙毅任总参谋部顾问,孙毅是一位务实而不图虚名的人,任职之后不久,他就向他所在的党组织写了一份辞职信。

辞职信交上去不久之后,在一次总参党委的会议上,孙毅又向总参委党书记、总长杨得志,几次恳求辞去总参党委顾问的职务。

杨得志拗不过他,之后在邓小平和军委的同意之下,1985年3月,82岁的孙毅辞去了全国政协常委和总参顾问的职务。

“老骥出枥,志在万里。”这是孙毅晚年常说的一句话,自他辞去总参顾问和全国政协常委后,在离休的日子里他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正所谓“退而不休”。

他离休之后担任了京城内外20多所学校的政治辅导员和名誉教授,经常去学校为学生们做一些报告和座谈。

他经常会在座谈会上给学生们讲一些之前红军革命时候的事情,鼓励他们养成不怕困难,培养他们坚强勇敢的品质,在孙毅的努力之下,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提高。

孙毅凭借着自己的独特经历,他的课也成为了学校十分受欢迎的课,每次他举行报告座谈会,全场座无虚席,学生们的情绪能够被很好的带动起来,全场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985年,孙毅前去参观雷锋墓和雷锋纪念馆后,他提笔给总参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看了雷锋的遗物,听到雷锋事迹的介绍,我心潮起伏。他那活着是为了别人活得更美好的思想永远值得我学习。”

从此,孙毅一心扑在了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

1986年孙毅来到了晋察冀军区陈庄等地看望当地的人民群众,在这里他看到当地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地为了给青少年好的学习环境特意建造了一排青砖瓦房的学校,孙毅看到后,连连称赞当地的支书,说道:“你们很有远见,你们现在办学花点钱是很值得。”

随后,孙毅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之下,来到了陈庄中学作报告,在报告中他说道:

“我现在80多岁,照样为四化大声疾呼。‘暮年新甲新征始,愿做春蚕吐尽丝。晚霞红似火,余热可生辉’。”

孙毅晚年曾去到各处做调查,讲传统,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向当地的群众一次次传播精神文明。

他曾走过大连、沈阳、齐齐哈尔、天津、延安等地,在这些地方,他向部队的军人和青少年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励他们要不怕苦,不怕累,更要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

孙毅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为青年人树起了一面旗帜,让他们认识革命前辈、认识党,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几十年来孙毅先后同青少年建立了师生关系。他将自己的全部钱都用在了青少年和失学儿童中。

孙毅曾说过自己的长寿得益于自己拥有健康的心里,正是晚年孙毅这种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青少年打成一片的生活方式,他也得以成为了一位百岁老人。

1993年孙毅过90岁生日的时候,时任国防部部长的迟浩田上将曾交给了孙毅一个光荣的任务,希望他能够带个头,成为全军的第一个百岁将军。

2003年5月12日,孙毅将军“遵从命令”度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

发布于:天津市